昨天是全国爱肝日,苏北医院新区分院在绿扬新苑举行义诊。记者从现场采访获悉,肝病已成为当前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,全国有1.3亿人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,扬州的情况也差不多,10个人里约有1个。 肝炎高发—— 10人中有1人表面抗原阳性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,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者高达1.3亿人,每年因肝炎转为肝硬化和肝肿瘤而死亡的人数约30多万人。 昨天,在义诊现场,苏北医院新区分院副院长、肝病防治专家张燕告诉记者,扬州的情况也差不多,10个人里约有1个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者。除此外,脂肪肝、酒精肝等其它肝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。 另据市疾控中心调查显示,我市十大恶性肿瘤杀手,由高至低排列,前5位分别是胃恶性肿瘤、食管恶性肿瘤、气管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、肝胆恶性肿瘤、肠道恶性肿瘤。 在这5大恶性肿瘤杀手中,肝胆恶性肿瘤是唯一的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。换句话说,肝胆恶性肿瘤是我市仅次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、排名第二位的恶性肿瘤杀手。 由此可见,肝病已成为当前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。 传播途径—— 修脚文身文眉都能传播乙肝 “那人有乙肝,你们以后少跟他接触。”在不少人的心中,乙肝患者就像是自己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,不知什么时候,自己就会不幸被传染。 然而,这些人并不知道,乙肝病毒只会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会传播,而且,即使得了乙肝也并不可怕,现在的医学技术对乙肝来说,完全能做到可控可治。 张燕副院长介绍说,血液、母亲和性是乙肝病毒3个最主要的传播途径。“现在,由于血液制品管理严格,输血传染乙肝已很少。要注意的倒是一些日常行为,比如,如果消毒不够,很流行的修脚、文身、文眉、穿耳洞、做双眼皮、刮面等具有损伤性的美容行为,都有传播的危险。” 接吻一般不会传染,但要注意口腔溃疡或口腔内有皮肤破损的情况下,不要与之接吻。同时,注意餐具最好不要混用,牙具和男性的剃须刀更不要混用。 还需注意的是母婴传播。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有40%-50%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,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有90%-100%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。由于表面抗原阳性的人群越来越大,母婴传播的几率也大大增加。“这就要进行母婴病毒阻断,否则,婴儿自出生就感染乙肝病毒的话,对肝脏的损伤将十分严重。”张燕说。 专家说法—— 不是所有感染者都需要治疗 “不是所有乙肝病毒感染者都需治疗。”张燕说,临床中接诊不少乙肝病毒携带者,并不需要治疗,但因为轻信不良广告,在一些不正规医院乱用药,结果是白花冤枉钱,还导致肝功能受损。 外地人小张,北京某名校毕业研究生,找了份好工作后,还交了个本地女朋友。但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,丈母娘要求他转阴了才能把女儿嫁给他。 为尽快抱得美人归,小张四处寻医问药,游医、土郎中,只要人家告诉他有一线转阴的希望,他都跑去试。结果,花了许多钱,都毫无效果。 “其实小张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,但肝功能、转氨酶、B超都正常,根本不需要进行治疗,只需定期随访就行。”张燕说,近一半感染者肝功能正常、没有肝炎的症状和体征,可照常工作学习,不需治疗,但应每半年到医院检查一次,监测肝功能状况。 专家提醒,“现在一些医院和门诊打出治疗乙肝只需打针就可治愈的幌子,大家千万不能相信。”虽然有的病人乙肝病毒可能会被彻底清除,但这样的病人相当少。此外,一般的医院无法进行肝活检,所以也就没办法提供医治好病人的真正依据,建议乙肝患者就医要选择正规医院。 特别提醒—— 注意生活方式,可防治肝病 除了病毒感染造成的各种肝炎,其他比较常见的肝病还有脂肪肝、药物性肝炎和酒精肝等。 张燕说:“近些年来,脂肪肝和酒精肝的发病率都在逐年增加,这主要是因为不良生活方式所致。运动减少、上网熬夜、营养过剩等,导致了脂肪肝患者的增加,酗酒则导致了酒精肝患者的增加。” “其实,我们多注意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,便可防治肝病。”首先要保管好家中的食物,防止霉变,已发霉的食物不要再吃,预防发生肝癌。 其次,生病后不能乱吃药,要到正规医疗机构治疗,在医生指导下吃药,防止发生药物性肝炎。抗结核药、镇痛药以及抗生素等药物最易引发药物性肝炎。 再次,饮酒不能过量。长期酗酒,容易导致酒精性肝炎,甚至酒精性肝硬化。 最后,肥胖可能导致脂肪肝。有的人长期坐在电脑或者电视机面前,运动少,而摄入的食物却很多,容易肥胖,从而诱发脂肪肝 |